姜农大姜种植技术_农业种植姜

生姜怎样进行合理浇水?

在以上三种类型中,若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达不到要求,就要相应加大种植密度。

大姜是水"做"的,大家有没有疑义?大姜一生几乎离不开水。因为大姜喜湿润而不耐干旱,其根系较浅而不发达,吸水能力较弱,很难吸收到深层土壤中的水分。雨季来临时,姜苗又不耐涝。因此,在大姜的栽培中必须根据其需水的特性合理进行灌溉,才能使大姜健壮生长。

姜农大姜种植技术_农业种植姜姜农大姜种植技术_农业种植姜


姜农大姜种植技术_农业种植姜


一、大培土的技术

大姜在各生育期的水分管理如下:

一,发芽期

首先,播种时必须浇透底水,以保证大姜顺利出苗。播种以后,一般是在幼苗出土达到70%左右时开始浇遍水,但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及墒情灵活掌握。

如果你的姜地是沙性土壤,保水性,土壤蒸发快,往往姜苗还没有出土地就很干了,这时候得酌情浇水,促进大姜出土。浇过了次水后,那就得保持土壤湿润,要时常注意浇水,以防板结影响出苗。

黏性土壤保水性强,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则可以等有70%左右的幼苗出土后再浇。

发芽期的大姜浇水过早,地温下降,土表易板结,影响出苗。如果浇得过晚,则姜芽易受旱,芽尖容易干枯。

二,幼苗期

夏季温度较高,浇水要注意"三凉",即水凉,地凉,天凉,趁一早一晚进行浇水。另外,夏季暴雨后应及时浇园,俗称"涝浇园",同时注意及时排水,以免出现内涝,导致姜块腐烂。

在大姜幼苗期注意供水均匀,不可忽干忽湿,否则容易导致叶片扭曲不展,俗称"挽辫子",影响姜苗的正常生长。

三,旺盛生长期

大姜生长后期怕积水,一定要注意排涝。今年我们这里雨水特多,那些地洼地带,排水不畅的地块内的大姜,今年就遭了殃了,有很多都已出现了姜瘟病,已早早收刨买掉了。

生姜水管理:播种时浇透底水,以保证顺利出苗,出苗达70%左右时遇旱即浇次水,次浇水后,以后注意观察,保持土壤湿润,防土壤干旱板结影响出苗不齐,出苗整齐后幼苗期植株小生长慢,需水不多,酌情以浇小水即可,苗期土壤持水量适宜70%左右。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大,3-5天浇大水一次,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5%-80%,使块茎正常膨大,至收获前3-4天浇一次水,土壤湿润收获时姜块带潮湿泥土利于入窖贮藏

关于大姜

答:

一,大姜的用途

鲜大姜(Zinger Officinale Roscoe)又称生姜,属姜科姜属,为多年生草本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国作为一年生经济作物栽培,是我国特产的重要蔬菜品种。生姜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热带多雨森林地区,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关于生姜的记载很多,早见于《论语》,有孔子“不撤姜食”之句;后魏贾思勰编的《齐民要术》里有“种姜第二十七篇”;元朝《王祯农书》中也详细描述了生姜栽培、贮藏的方法及用途。由此可见,我国在古代已盛行

种姜和食用ニ、生姜的种植条件四、田间管理。[1]

些生姜可使菜味清香可口,用生姜烧炖鱼肉能去腥膻,增鲜添香。生姜除直接作调味品外,还可加工制成姜汁、姜片、姜粉、姜酒、姜油等,亦可盐

渍、糖渍、酱渍制成多种食品。用醋酸盐水泡制的姜芽,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产品。此外,也是良好的中材,可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气体,增强血液循环,具有温暖、发汗、止嗝、解毒等作用,可作健胃、镇吐、去寒、防暑、发汗剂 引。

种姜的效益极高,在d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条件下,种植生姜无疑是脱贫致富的好途径。因生姜对环境条件要求不甚严格,栽培技术较为简单,具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因而目前不仅鲜大姜种植区扩大种植面积,非姜种植区也正致力于鲜大姜栽植试验。但由于鲜大姜易腐烂、霉变,不易长期保存,又给广大姜农带来不宜大面积种植、不易长距离运输等困难,有时甚至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开发研究鲜大姜加工技术成为我们果蔬加工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

大姜产品

仁兆镇年种植大姜2万亩,产优质大姜6万吨,其产品含糖量较高,纤维少,块大,色黄,辣味适中,耐贮藏,耐运输。大姜营养丰富,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外,还含有姜蒜素、姜油酮、姜烯粉和姜醇等。可做香辛调料,有去腥、去膳、增鲜、添香、清口之功效。也可以加工成姜干、姜糖、姜茶、姜酒、姜汁、姜芽等多种食品。有健胃、除湿怯寒的作用,俗语说:“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方”。中医把姜、葱、蒜、薤韭谓之五辛。姜在上是良好的发汗剂和解毒剂。研究和实践发现生姜具有防氧化、抗衰老的作用,有助人体延年益寿。

二,加工工艺

可以生产清汁型大姜汁饮料、大姜浓缩汁、姜汁果醋、大姜汁碳酸饮料、大姜汁啤酒等各种产品。

生产工艺流程及作

1.5.2 破碎:用将鲜姜块破碎成粗浆状,由于大姜的木质纤维含量比较多,所选用的要有锋利的破碎及筛孔。

1.5.3 果浆酶解处理:适当的鲜大姜果姜酶解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出汁率,有条件的生产线,要备有果浆加温及搅拌装置。

1.5.5 酶解前处理:包括瞬时超高温处理、调整pH汁等措施。

1.5.7 酶解后处理:酶解后的姜汁需经一些综合特殊处理,将其中的果肉颗粒、蛋白质、多酚物质、粗纤维及其他大分子韧质排除掉,以利于后续的处理。

1.5.8 离心处理:将上述果汁经高速离心机进一步处理,以更加完善果汁液体的净化作用。

1.5.9 过滤处理: 用硅藻土过滤机及纸板过滤机对经离心处理过的大姜汁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以取得纯净的鲜大姜汁液。

1.5.1O 浓缩加工:为了方便储藏、长距离运输、产品出口及满足其他产品的加工用料需要,鲜大姜原汁需进一步浓缩加工。经负压真空浓缩,制成36。Bx大姜浓缩汁,用铝箔无菌袋灌装备用。

腹痛、吐泻:肚脐是人体对外界抵抗力薄弱的部位,加上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在有空调的场所容易受冷热的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者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学家研究发现,生姜能起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抗击沙门氏菌效果明显。

伤风感冒: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室内室外温太大,很容易外感风寒。如果能及时吃上几片生姜或者喝上一碗红糖姜汤,将有助于驱寒解表,或者用姜汤(加点盐、醋)泡足亦可收到很好的疗效。

俗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方。”姜,的确有许多养生保健作用。

人类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机体健康的有机物,如氧自由基等。它们化学性质活跃,能攻击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产生过氧反应生成脂质物,使机体老化。而生姜能有效地防止脂肪食物中的过氧反应,烹饪时放入适量生姜,不仅可以增加食物鲜美芳香,还能减慢食物氧化变质、变酸、变臭的速度。

医学专家认为,夏季人体内阳气外越,腹中相对偏寒,所以,夏天经常吃些生姜不利于消化,杀菌解毒,而且对防治肠胃炎、风寒感冒、恶心呕吐、晕车晕船、肺气浮肿等病症也有益处。

生姜的播种密度如何确定?

生姜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种姜要选择50—10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开,但伤□应用草朩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

在栽培措施中,合理密植是生姜获得丰产的中心环节。构成生姜单株产量的因素是组成根茎的姜球数和平均姜球重,而构成群体产量的因素,则是单株产量的总和。单株产量又受制于品种、种姜块的大小、生长期的长短、土壤和肥水条件、田间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因此,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必须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这表明,合理的种植密度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固定不变的,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通常确定适宜种植密度的原则是:在土质肥沃、肥水充足、种姜块较大、生长期长和管理精细的条件下,往往茎叶繁茂、植株高大,因而所采用的行、株距应适当加大,防止姜田郁闭而通风透光不良,使其有足够的营养面积,从而让个体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充分发挥个体产量的优势;相反,在山岭薄地及肥水不足、种块较小或生长期短的条件下,往往植株个体较小,因而所采用的营养面积也应适当缩小,充分利用田间光能和地力,以增加密度,争取较高的产量。为了便于联系实际,现举以下实例以供参考。

例1:徐坤等(1999)在高肥水地块进行了不同品种及不同栽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见表18。从表中可以看出,不管采用多大的密度,莱芜大姜的产量均高于莱芜小姜,尤其在低密度条件下异更大。同一品种随栽植密度的增加产量也增加,但增至一定密度,产量则相对稳定,继续增加密度,经济系数迅速下降,产量显著降低。莱芜大姜每667米2栽植7000株时,产量达4512千克,与栽植6000株时的产量4478千克相不大;莱芜小姜每667米2栽植8000株时的产量与栽植7000株时的产量异不大,产量均在3700千克左右。综合考虑生姜的商品性状,在产量相近条件下,以较低密度的生姜单株根茎较大,商品性状较好。

表18 品种与栽植密度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表18 品种与栽植密度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续)-1

例2:山东滕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1989—1990年在麦姜套种田进行生姜密度试验,试验田土质较肥沃,肥水较充足,田间管理较好。麦姜套种采用条带式立体栽培,带宽为50~55厘米,小麦采用10~15厘米的宽幅条播,播种量每667米2为8~10千克。生姜种植密度设6个处理,试验结果如表19所示,以667米2种植6000株产量,产鲜姜3186.8千克,另收小麦408.8千克。其次为每667米2 7000株处理,产鲜姜3090.2千克。2个处理单株鲜姜重分别为531.8克和442.1克,姜块较大,商品质量较好。密度超过7000株以上的各个处理,表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田间郁闭,出现徒长现象,分枝少而纤细,不仅每667米2产量相应下降,单株鲜姜重亦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姜块变小,商品质量降低。表19还显示,每667米2种植5000株的处理,产量,但单株产量,商品质量好。这是因为群体较小,个体营养面积相对较大,因而个体植株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发展,故根茎较大,这符合群体与个体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

表19 姜麦套种密度试验

注:小区面积为15米2,1990年为13.1米2。

我国地域辽阔,南方和北方在栽培方式上有所不同。北方多采用沟播扶垄的栽培方式。根据有关试验和广大姜农的实践经验,归纳起来,对露地栽培疏苗型大姜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大致分为3种情况:

一是高肥水田。指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含碱解氮12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磷9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钾150毫克/千克以上的田块,种块重50~75克,可采用行距60~65厘米、株距20~22厘米的营养面积,每667米2种植5500株左右。

二是中肥水田。指土壤肥力和水浇条件良好、含有机质1%~2%、含碱解氮80~120毫克/千克、速效磷60~90毫克/千克、速效钾120~150毫克/千克的田块,种块重50~75克,可采用行距55~60厘米、株距18~20厘米的营养面积,每667米2种植6000株左右。

种植密苗型小姜品种,则密度应加大。一般在相同肥水条件下,较大姜品种每667米2增加500~1000株。总之,在生姜旺盛生长期,以保持叶面积指数7~8较为适宜。

一是埂子姜,是以嫩姜供菜用进行软化栽培的一种方式。重庆一带种埂子姜较多,即开沟筑姜埂,将种姜栽于沟中。埂底宽33~35厘米,沟底宽14~15厘米,一般株距16~17厘米。植株生长后期进行高培土,使根茎肥大,产量提高。也可将沟底加宽,进行双行密植。

二是平畦或高畦姜,一般做1米宽的高畦,行距50厘米,每畦2~3行,株距17~24厘米。因这种方式培土较埂子姜浅,故根茎生长不如埂子姜肥嫩。在安徽省铜陵姜区,采用高畦栽培方式,通常畦宽2米左右,与畦向垂总之,大姜是喜水爱水而又怕水的作物,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忽干忽湿,均匀提供肥水,是大姜生产中必须做到的事情。直横向开沟,沟距60厘米,株距20~24厘米,每667米2种植4500~5500株。福建省有些地区,也有与铜陵类似的种植方式,即于2.6~2.7米的宽畦上,横向开沟进行种植。

三是窝子姜,是一种深播高培土软化栽培收获嫩姜的种植方式。一般畦宽115~130厘米,按行距和株距各33厘米,挖窝穴播,窝子要深一些,生长期内进行分次培土。

一亩地要多少斤姜种,产多少斤姜.成本多少

同时,生姜产生的歧酶还可抑制老年斑形成,延缓衰老,其美容作用大大超过了维生素E。现代研究证实,常食生姜还有利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健康,使人益寿延年。

需姜种700斤-800斤,20-30cmX50cm,种姜回收率95%以上,一年一茬,新姜产量3000-8000斤/亩,霜降收获。

其一亩生姜的种植利润也很大,一般需投入1000元姜种和水肥以及人工等费用,共计7000元左右,但是收获后则可获得纯利润17000~00元,种植风险较小。平常种植时要选好土地,然后将姜种播撒下去,做好水肥管理等使其生长即可。

用户种植姜种注意事项:

姜种在播种前,建议使用-500毫克/升乙烯利溶液浸种15分钟,有助于促进种姜发芽早、出苗齐。

由于姜种发芽出苗较慢,若土壤水分不足还会影响幼芽出土,为促进幼芽顺利出土,在播种前1-2小时,应对姜田浇透一次底水,既保证土壤充分湿润,又看分支5-6个;顺垄看,两行的姜叶子基本对稍。不能使姜田有积水。

出苗快慢、姜苗生长旺弱,与姜块的大小有关系。一般姜块越大,其养分储藏相对越多,有利于早出苗,以及幼苗生长健壮,产量相对较高些。因此建议种植户在掰姜种时,根据姜块大小进行分类,小姜块集中播种在一个区域,以便后期着重管理,促使姜田产量均衡。

以上内容参考:

需姜种700斤-800斤,20-30cmX50cm,种姜回收率95%以上,一年一茬,新姜产量3000-8000斤/亩,霜降收获。(供参考)

我也想种这个,家乡零售十块一斤,他大爷的。

这个问题问的好,种姜高手一般没时间上网玩百度知道。建议你去产姜地问问专业种植的人!

今年姜这么贵,明年肯定种的多,到时姜价还不直线跌落!?

谁知道现在山东莱芜姜种多少钱一斤

说实话,我前年买过一次一块五一斤

生姜目前的栽培及经济效益情况如何?

1.5.4 压榨取汁:将经过酶解处理的果浆导人榨汁机进行压榨取汁。使尾德国WAHLEN公司液压包裹式榨汁机,压力为100 bar/kg。

从近代生姜发展情况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由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生姜生产发展缓慢;新成立后,姜的生产不断发展,生产水平逐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生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在种植业结构中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农民致富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山东省莱芜市,1949年全县种植面积不足80公顷,新成立后,生姜生产有了新的变化。1960年在莱芜召开全生姜为重要经济作物,在经济时期,由于受就地生产、就近供应产销方式的限制,流通渠道不够通畅,因而种植面积较小,发展较缓慢,除了少数生姜集中产区以外,多为小面积零星种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南方或北方,生姜种植面积均迅速扩大,以山东安丘市为例:1985年种植面积为700公顷,1997年已发展到5337公顷左右,其总收入约占全市总收入的40%,生姜生产已成为该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并涌现出一大批生姜生产专业户和专业村,开始由零星栽培向规模化发展。国八省二市姜、葱、蒜生产规划会议上,将莱芜姜列为全国名贵产品,对莱芜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20世纪50~70年代,常年保持在300公顷,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生姜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1982年发展到750公顷,1985年种植面积达2000公顷左右,1997年已发展到7000公顷以上。现在生姜生产已经成为当地种植业中商品率高、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一个优势产业。目前莱芜市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品姜生产基地,远销国内外。据初步调查统计,山东生姜种植总面积约为2.5万~3.0万公顷。

近年来,随着科技成果的迅速推广普及,生姜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产也显著增加。山东省各姜区,20世纪70~80年代,一般每667米2中产田产量在2000千克左右,0~3000千克即为高产水平,还有相当数量的低产田,产量每667米21000~1500千克,到90年代中期,采用地膜覆盖,小拱棚和大拱棚栽培,以及立体种植、间作套种等一系列综合高产技术措施,大大延长了生姜的生长期,充分利用了时间、空间和地力,因而产量产值大幅度提高,现一般中产田产量约在2200~0千克。每667米2产量在3500~4000千克的高产田也屡见不鲜,小面积的高产田,甚至可在5000千克以上。由于经济效益显著,当前种植生姜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种生姜的经济效益很高,过去应有“千畦姜韭其人与千户侯等”的记载。从近几年生姜的价格上看,一般都维持在5~15元/千克,2004年的生姜价格就达到了15元/千克,个别地区的价格甚至还超过15元/千克。由于生姜的产量较高,一般每667米2产量都能达到3000千克以上,现在姜农靠种植生姜致富不乏其人。

种植生姜前在晒姜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4、大培土7-10天后,再使用高钾大量元素,并适当补充钙镁微肥。

每年的清明前后,从井窖中取出种姜平铺在草苫上晾晒1至2天,在晒姜过程中,要随时剔除瘦弱干瘪和质软变褐色的劣质姜种,到傍晚的时候要把种姜收到室内堆放3至4天左右,在姜堆盖上草苫进行"困姜"用来促进姜块养分的分解,一般经过2~3次的晒姜和因姜后就可以进行催芽。

选择适宜的天气,在早上10点至下午3点将姜种晾晒姜种2-3天,剔除腐烂、干缩、带病、带伤的姜种,选用肥大饱满、色泽光亮、无病无伤的合格姜种进行催芽。

1、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在选购姜种时,姜农应该选用产量高、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的姜为好。2、种植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选种问题,在南方各地,由于种植方式各异,种植密度也不相同。一般可分为埂子姜、平畦姜和窝子姜3种方式: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环境的生姜品种,选择生长健康的生姜品种,剔除发生病变,腐烂变质的姜种。姜种的大小尽量是在50到100克左右,并且尽量是带有两个姜芽。如果姜种的大小比较偏大,尽量是用干净的刀切开,切开后可以考虑在切口处涂抹石灰,达到消毒的目的。3、姜种催芽:催芽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是调节温度。在生姜催芽过程中,应掌握前高后低的原则,即前期保持催芽温度23-25℃,后期应降至20~ 22°C较为适宜,采用此方法培育的姜芽粗壮,顶部钝圆,且催芽期短,一般20天左右即可形成壮芽,达到播种要求。注意:催芽前要先晾晒姜种2-3天,然后剔除腐烂、干缩、带病、带伤的姜种,选用肥大饱满、色泽光亮、无病无伤的合格姜种进行催芽。

大姜培土后怎么用滴灌?

都说“立秋前后大培土”,但是今年很多姜地相对较晚,那么大培土时期,大姜有哪些标志呢?经验丰富的姜农,都是看:

那么怎样大培土呢,培土多厚呢?

1、培土厚度在5-6公分,盖到姜的根部,培土形状呈“饽饽顶”形,培严、培实。培土沟深和姜本的上面平,培沟深度一般在27公分左右,太深会伤到根系。

2、如果想要短胖姜,培土沟深和姜本的上面平;如果想要细长姜,增加培土厚度。大培土结束后,以后只要有露出的姜就及时培土。

3、大培土后,不要立即浇水,防止培土造成的伤口感染,要在培土2天后再配合“甲壳素冲施肥”小水浇一遍,修复根系,促进生根。

5、合理控旺:对于前期生长旺,徒长的生姜,建议合理控旺。可以使用唑类农控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咪鲜胺等),防治部分叶片病害。也可使用生姜专用控旺剂。

二、下部叶片叶缘干枯

这种情况多出现大培土以后的几天,表现症状:

一种情况,下部叶片边缘发白,褪色,后来叶片上出现黑色霉层;

另一种情况,新叶发黄,原因是近期降雨,根系吸收中微量元素受阻所致。

大姜培土后叶片更黄了,这两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下部叶片发黄一般是氮磷钾肥料使用过量导致的。培土后氮肥挥发,加上田间小环境温度过高,叶片受肥害所致。

有的姜农肥料使用不当也出现了上面的情况,比如:

1、施肥离根系太近。

2、使用氮肥过高的肥料。

新叶发黄一部分是培土后生姜毛细根受损,吸收营养出现问题所致。建议:

1、培土前使用高钾复合肥每亩地不超过25公斤。

2、培土后不要立即浇水,2天后小水浇一遍。配合小水,一定要使用修复、生根根碧多冲施”。,能促进大姜生根,修复根伤口,并促进毛细根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三、预防姜瘟病三是低肥水田。指土壤肥力和水浇条件一般、含有机质在1%以下、碱解氮80毫克/千克以下、速效磷60毫克/千克以下、速效钾128毫克/千克以下的田块,种块重50克以下,可采用行距50~55厘米、株距18~20厘米的营养面积,每667米2种植7000株左右。、烂脖子病

姜瘟、烂脖子病,是靠泥土、雨水传播性很强的病害,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可导致绝产。

前段时间,生姜姜瘟病、烂脖子病高发,近期病害虽然得到控制了,但是8-10月,北方多雨,北方产区即将进入姜瘟病可能跟姜种有关,选择姜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姜块肥大,色则泽鲜艳、不腐烂、不干缩、质地硬、没有受冻的姜。、烂脖子病的高发期,所以,我们的防治还是一点也不能松懈。

收获生姜要注意,如何收获生姜?

收获是小事,如何保存长久,才是上策

种姜可与鲜姜一并在生长结束时收获,也可提前至幼苗后期收获,北方称为“扒老姜”,南方则1.5.6 生物酶解处理:将反应底物温度控制在50~ 55"C,在均匀搅拌下,加人果胶分解酶、纤维素分解酶及其他综合作用酶制剂,作用时间50~60min。叫“偷娘姜”。其具体做法是:顺着生姜排种方向,用箭头形竹片或窄形铲刀将土层扒开,现出种姜,左手压住姜苗根部的土,右手用姜钩或铲刀轻提种姜,即可将种姜与新姜相连处折断,随后取出种姜并及时封沟。

首先要把生姜连根拔出,把叶子部分清除干净,清洗一下就好。

选择晴天浇水,让土壤湿润,然后顺着生姜摆放的方向,用铲刀将土层扒开,露出种姜后用左手按住姜苗根,让其牢固,然后右手或铲刀轻轻向上一倔,种姜就会和鲜姜块断开,取出种姜。取出种姜后,及时覆土,因为收获种姜造成的伤口容易感染病菌,所以不提倡提前采收,等到霜降后和鲜姜以前收获。

种植大姜小培怎样施肥

生姜播种前用剂浸种催芽,方法将种姜摊开晾晒1—2天然后用1:l: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用潮砂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厚度约30—40公分,使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8—10天即可出芽,报据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每亩用种量300—500千克。

前几年大多数姜农施肥都是以晒干姜不仅仅是晒干。重要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时间内处理它,以打破生姜的休眠状态,转化生姜的内部物质,并促进发芽。根据测量,干姜的温度比未干姜的温度高约8℃。复合肥为主,使用量较大,问题也挺多,经常出现施一遍肥大姜就黄叶尖好几天缓不过来的情况,原因就是一次性施化学肥料太多,把毛细根烧坏了,叶片因水分、肥料供应不足而出现黄叶尖,不利于大姜的高产优质。认为小培期应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补充营养与根系养护并重。

施肥方案如下:用甲壳阿维有机肥每亩80-160斤,间隔半月,连续两次,不仅可以补充有机质,疏松土壤,为大姜生长创造适宜的根际环境,而且肥料中含有的专利复合甲壳素和阿维菌素能够抑制线虫发生,预防大姜癞皮病。同时每亩使用45%复合肥50斤,50%硫酸钾10斤,间隔半月,连续两次,可基本满足大姜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

大姜的经济效益

种姜的效益极高,在当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条件下,种植生姜无疑是脱贫致富的好途径。因生姜对环境条件要求不甚严格,栽培技术相对而言不复杂,投资稍大,效益每年都存在别的特点,因而目前不仅鲜大姜种植生姜全身是宝,既能调味,又可入。生姜经深加工后可成为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深受日本、韩国、等市场欢迎。驿道镇大姜种植历史悠久,培育种植的"龙潭"牌大姜以"块大、质细、色泽好、纤维少、用价值高"而著称。在炎炎夏日时,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常会表现为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区扩大种植面积,非姜种植区也正致力于鲜大姜栽植试验。但由于鲜大姜易腐烂、霉变,不易长期保存,又给广大姜农带来不宜大面积种植、不易长距离运输等困难,有时甚生姜的播种时间-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至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选择好优质的姜种后,应该如何进行催芽?

一、生姜的种植情况

将姜种埋进湿润的土里,并定期浇水,这样姜种自身会认为发芽的好时机来了,就会开始吸收水分和养分开始抽芽

姜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2-25℃。 只有在此温度范围内,才能生出带有钝的,圆的,明亮的和充满活力的花朵的生姜短芽。 温度高于28℃时出现的生姜芽将变得稀薄,而温度低于20℃时将发芽。 这会很慢,所以当生姜发芽时一定要戴上温度计。

姜种催芽一般需要30—35天,建议姜农每隔7-10天将姜堆四周的薄膜揭开,通风30分钟左右。勤通风,不仅能保证姜堆氧气供应充足,还能排出湿气大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无性繁殖作物。生姜有芽是幼苗的基础,催芽的大小对大姜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通过实验和观察所知,中小芽的根系明显多于大芽,而且分布范围大,那么对养分的吸收也就相应增加。总之,适度催芽是十分重要的,不是越大越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19126499425@163.com,本站将立刻删除。